你必須知道的社會課:接地氣的社會實作

社會實作成果展

越過自身經驗的邊境,就是世界。

翻閱阿潑《憂鬱的邊界》一書,看到卡普欽斯基的話完全貼合這堂社會實作課程的目的。

完成長達一學年的課程,現在回想真是不可思議,因為這次執行過跟地方結合的課程,更能感受到現在許多學校發展「地方學」作為校本特色課程的挑戰與困境,希望能以第一人稱的的執行教師角度,把觀察跟感受的紀錄分享給正在努力的朋友們。

連結在地「目標一致」的團隊

2014年因為台大課程「坪林一度C」,我與坪林故事採集的科廷認識,但坦白說當時對於坪林並不夠深刻的認識,也在有限的時間完成最大限度的課程任務,原本以為跟坪林的連結就這樣結束,但想都沒想到多年後會因為課程再次合作,也回到坪林。

坪林故事採集是由科廷及一群對坪林有熱情的夥伴創立,他們希望透過「採集」的行動將坪林在地記憶留下,這些行動也讓外界有機會看到「茶葉」以外的坪林,是嘗試完整拼湊出這個地方的故事。2020年初坪林故事採集希望深化在當地國中小已經推行的「採集課程」,因此與我開始交流討論教師研習的可行性,才與科廷及坪林重新搭上線。

而於此同時為了構思無界塾社會實作的課程需要實作場域,在連結坪林故事採集前也耗費苦心思考各種可能的場域,但本來坪林並不是第一時間的選擇。

後來跟部分台北在地團隊的討論及開始構思第二屆課程的場域後,都會不約而同發現,在地組織通常不太喜歡學生來做「任何短期性課程」(即使富有教育意義)。因為他們會指出,無論哪個年段的學生,只要只是課堂要求的任務,到了田野,如果沒有額外花時間持續前往,大多是抱持著走馬看花來觀光心態,即使真正有熱情的學生,大多也會因為其他職涯規劃,任務在課堂結束後就中斷。

然而在地組織可能為了符合這樣的課程合作,會耗費很大的人力去調整組織業務配合,對於人力本身就很吃緊的組織來說,超級不符合機會成本。

但學校課程當然無法給予保證一定能長期穩定(因為還需要考量教學目標),雖說學生會有產出,但也可預期因為還在學習,所以所有產出多為不成熟。

站在地方組織來思考,很顯然這些學生無法真正轉換成協助在地的人力,本業目標是要做地方發展而非教育,如果跟學校合作,既要耗費組織成本,卻又看不到高品質合作成效來推進地方發展,自然不願意再與學校合作。但學校希望能讓孩子走出教室,連結在地,建立起從知識、態度價值到技能多方成長的素養,也至關重要。如何達到綜效雙贏而非兩敗俱傷,找尋目標一致的團隊合作成為關鍵。

設計課程初期我與彰化縣南郭國小資優班老師宥妤請教,宥妤跟我分享,地方課程是希望建立孩子發現問題、找尋資料、提出策略、解決問題的探究歷程,但通常第一步的發現問題,一般進入實作場域可能是學術田野的想像,要訪談、收集文獻等,才能匯集成問題意識。

不過對高中以下學生何其困難,更不用說後續的行動。從南郭國小經驗,宥妤表示,如果是透過有意願的在地團隊提出需求,同時透過老師對學生的理解連結興趣,最後設計適合學生程度的任務,不只是讓發現問題的門檻降低,也減少對地方造成傷害(因為是跟地方組織溝通後提出的需求),也許有機會達到雙贏。

基於宥妤的建議,我開始與坪林故事採集及科廷討論,事前的田野發現,坪林不少特色是可以與學生連結,也因為坪林故事採集了解「學生會有需要試錯的機會」,他們也同時有更大的彈性接受學生成果的不成熟。我們也讓無界塾學生專案跟坪林故採集既有的國中課程連結,以期達成雙贏及外部資源導入的成功典範,降低外部團隊進入地方過多不必要的干擾。

初期第一步確認無界塾學生專案界線及坪林故事採集對在地觀察的需求,開啟了這堂坪林社會實作課。

建立學生認識坪林的鷹架

對於陌生的坪林學生要如何產生連結?課堂中的鷹架就相當重要。

a. 坪林基本資料

報導文章、鄉誌、官方資料、影片等,都是事前第一步認識這個地方的管道,透過課堂的彙整,讓學生自己對於坪林有初步認識,也找出可能從中看到的問題。

課堂簡報

b. 年紀相仿的同學做什麼

過往坪林不只也有其他高中生、大學生做過相關行動或是小論文討論,試著從中看看大家看到的,是不是跟你從資料中看到的一樣。課堂上邀請學生一起整理資料中的坪林,開始建構自己的問題意識。

課堂簡報

c. 在地團隊的建立關係及交流

對於坪林有初步認識後,於課堂中安排兩次學生與坪林故事採集交流,也安排至少兩次實察坪林。學生知道坪林故事採集做些什麼,也同時提出自己疑問及想要行動的方案與坪林故事採集討論,建立起合作關係。

坪林故事採集到教室初認識

d. 相關書籍閱讀

準備過程同時配搭書籍閱讀,選擇《風土經濟學》是因為書中許多在地的例子更能貼近學生經驗,也透過書中的概念連結坪林,讓學生擴展對於實作的想像。

課堂簡報。(圖片來源:博客來)

鷹架的建立,學生開始對於坪林比較熟悉,也更清楚社會實作課程的目的,同時也能夠想最後成果預期的內容。

當然這都是理想(笑),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完整吸收,實際操作初期,老師我本人確實花了很多力氣推動學生進度,及透過對談找出學生可以執行的範圍及意願,然而整體而言,對這些過去從來沒有社會行動的學生來說,至少學生都願意跟著鷹架一步一步認識,這已經是很大的突破,也符合課堂的最初期待。

規劃學習成果的歷程

課程發展規劃

考量學生不曾做社會實作專案,這次課程我選擇拆解成三學期(一學期三個月)來進行。每一學期都設定期末的成果,也讓學生實際到坪林報告,階段性任務的完成,才較能讓還在探索的學生比較有方向走下去。

a. 設計行動方案

學生透過認識坪林的過程慢慢找到自己可以執行的行動,將這些行動寫成「行動構想書」,為自己的計畫做初步完整規劃。

行動構想書架構

b. 實際行動

然而原本預期一學期能完成的行動構想書,最後卻拖延到第二學期的「實際行動」第一個月才完成。

而這學期課程上,安排較多戶外實察,與其說實察,不如說是把課程拉到坪林上課,事前讓學生將預計在坪林執行的行動確認,當天確認學生真的在執行,事後討論執行進度及預計修正的部分。

整天的課程安排在週末,一樣要將時段切成塊狀,讓學生能短時間進行後再統整,才不會過多時間不知道該如何使用。這部分坦白說不如預期,事後檢討可能是對於訪談、收集資料等田野技能掌握度不足,也許再一次執行課程,這部分會是很需要留意。

c. 收斂成果

實際行動延續到第三學期第一個月才陸續完成,但所謂的完成其實部分同學是完成「雛形」,而同時學生要為了整體策展做準備,過程確實對於學生蠻消耗。

但值得肯定是,課堂中能聽到學生們討論,我們都在坪林執行要達到9個月,一起把他完成吧!然後也會自己相約就前往坪林補足第二學期未完成的「實際行動」。

當學習已經不再侷限在課堂,是學生自主規劃安排時,他就已經不是課堂,那些都是對自己更高的期待。

最後與學生一起討論後,也透過坪林故事採集的牽線,我們將成果展策展在新落成的:坪林食農創生孵化所(舊民眾服務站,坪林衛生所旁)。也相當感謝新北市有機運銷合作社的全力支持。

成果展宣傳海報

坪林是起點,經驗會繼續走下去

這堂課這學期結束了,同學們也暫時會跟坪林告別。第一次執行這樣課程的我,確實也獲得很多新的經驗學習,也看見更多可以修正的地方。

學生跟我分享過,他曾去大學旁聽,看到教授對大學生要求的課堂任務,就是做社會實作,那時他才知道原來我們這堂課意義這麼深遠。但也同時有學生說,對他來說,目前能做的已經是他最大熱情限度的結果。

無論如何,最後他們確實都展出在坪林,我認為已經完成這堂課的任務了。

在去年課堂剛開始前,有學生問我:

為什麼我不能在教室學習議題就好了?

我並沒有直接回答,甚至我也一度思考是不是不需要帶入社區現場,從簡就好。但在這9個月的課程中,我看見他們在痛苦中掙扎前進,也同時做出接地氣的「成果雛形」,也許有些為什麼在過程中已經慢慢給予解答,也或許還沒有的部分,就留給學生帶去未來找尋。

學校並沒有義務為他們的人生負責,但學校卻在他們剛起步人生的階段佔生活很大的比例,我只是單純認為,或許學校也應該要成為這些學生看見世界的一條途徑,還好當初堅持要走入社區。

但無論如何,坪林經驗已經進入學生生活一部分,也跟自己生命曾經連結,這是一個跨越自己生命邊界重要的歷程,也許這個起點,會成為他們下一次行動的開頭。

就像他們的老師,曾經在坪林參與社會實作課程,多年後又再以教育工作者身份回到坪林執行社會實作課程。

成果展開幕大合照

※感謝

坪林故事採集、採集人共作室 Collectors、新北市立坪林國中、新北市坪林茶葉永續生產合作社、新北市有機運銷合作社、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蔡佳芬老師及每位願意接受訪談的坪林在地朋友。

※忠瑋課程發展歷程

2020/4/1 |事前初次場勘

2020/5/2 | 課前最後場勘

2020/5/19|《風土經濟學》課堂讀書會

2020/5/29|坪林故事採集及新北市坪林茶葉永續生產合作社無界塾分享

2020/6/25|課堂外的實察

2020/7/22|設計行動方案社區報告

2020/9/29|學生專案拜訪蔡佳芬老師

2020/10/18|1日坪林田野

2020/11/15|結合坪林故事採集的國中木工課

2021/1/15|拜訪茶博館交流策展需求

2021/3/30|展覽前的籌備

2021/4/2|展覽開幕致詞

※相關報導

自由時報 | 廢棄椅子新生了!文史工作者帶一群國中生巧手讓它們大變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