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學習菜單:《開外掛》,一本以「認識」名的雜誌

《開外掛》的創刊號是一本關於東南亞移工和新住民怎麼跟高屏地區互動的雜誌,即使我們不再稱呼他們「外籍新娘」或「外勞」,也不意味著歧視會隨之消除。我們似乎都還沒有好好認識這些朋友,也沒有意識到我們其實「開外掛」了,在少子化和高齡化的當下,台灣的各方各面如果沒有他們遞補缺乏的勞動力,沒有新住民扛下了重大的家庭和經濟責任,台灣不可能維持得下去。-《開外掛》編者的話

主編思妮在雜誌內寫下雜誌的目的,也希望透過雜誌認識移工及新住民「作為一個人」的複雜面貌。

為什麼要教學移工議題?

這個問題一直是許多老師聽到放伴有「移工議題」研習時的疑惑。也可以明白的說,放伴學校的研習邀約經驗來說,移工議題比起媒體議題確實沒有這麼多教學現場關注。(單從這一兩年全年度研習邀約量比較)

到底教學現場該不該放入移工、新住民議題,不是這篇推薦雜誌想跟大家討論的,畢竟教學的時間有限,課程順位的「重要性」需考量因素本來就很多元。

有老師曾經在研習當著我的面說:「移工現在都過很好,仲介都會要求雇主要符合基本權益跟薪資,老師你說的移工挑戰我好像看不到」;也有老師帶著孩子到移工宿舍,實際看見那個移工日復一日的居住環境,而來思考「移工的居住制度」是否應該再重新檢視。

無論是哪一種都值得思考,但遺憾的是,當一些社會矚目事件與移工有關,檢討移工政策與移工本身再次浮上檯面時,內容的呼籲、下面的回應,常常充滿主觀的片面經驗,有時邊看內容,我甚至會脫口問自己,這些人真的有把移工當人看待嗎?附上近期的公共政策提案平台與移工政策有關的提案內容。

作為一個人的生活

《開外掛》中除了分享「高屏地區的族裔地景」(在特定區域形成具有東南亞族裔風格的街道/場域)、移工自身的故事(酒吧媽咪、宿舍中的鬼朋友、疫情下的印尼婚禮等),也分享了移工或新住民的一天行程安排。

這些故事的人物,你不會從電視節目中看到,也不會從書店架上看到人物傳記,他就是你我在住家附近看到的人、工作的人、生活的人,只是他的國籍可能跟你不同。

文章中並不是滿滿悲劇,那反而讓人覺得不真實,反倒是生活到不行的場景,農田、家中、漁港、餐廳、工寮宿舍,常民生活讓東南亞族裔的生活與自己拉近不少,也有不少觸動我自己的時刻。不是用一種獵奇的眼光,預期他們只能過著悲慘的生活,他們跟我們過著一樣一般的生活。

我很喜歡藍佩嘉老師在《跨國灰姑娘》中用社會學家高夫曼(Erving Goffman)「前台」、「後台」的比喻,理解移工日常的互動模式。前台面對人際互動時,展現出來的樣貌、印象;後台則是私人空間,可以呈現最真實的自我。

如果遷移這個概念至這本雜誌,可以很大略的說,雜誌中的真實,讓我們難得有機會窺見移工、新住民的「後台」,是與「前台」不同的面貌。前台與後台之間的角色流動,建構起雜誌中移工、新住民在台灣的生活。

移動是生活的樣態

這一年來陪著南部三所學校共備「移工課程」,在設計課程初,我與老師們共同討論「為什麼我們學校需要放入移工課程」,一開始老師們可能就會說「要尊重」、「不要歧視」,其實確實都是事實,不過如果更聚焦「孩子為什麼需要」,不是老師覺得的,而是孩子真的需要的,老師們突然就靜下來深思許久。

「尊重」或「不要歧視」都是社會期待的,期待他們要長成的模樣,但回到孩子本身的需求,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因為搞不好我們學生也不知道他們的需要。

這個討論後來有一個印象深刻的結論。其中一間學校老師在討論後發現:與移工的共通點就是,我們的孩子國中畢業就必須要市區就讀高中,因為我們鄉鎮中沒有高中,而後大學甚至需要移動到外縣市就學。「移動」成為「學生」與「移工」的共通點,孩子為什麼需要,因為他之後也需要移動。

而後老師設計出一學期的課程,從「從母國移動到台灣」、「移工在台工作」與「移工的假日生活」不同面向切入,讓孩子有機會認識一群來自異鄉的哥哥姊姊,怎麼面對他到國外工作的思考跟行動。

其實準備課程過程很挑戰的是資料準備,畢竟不是議題工作者的教師,都是透過網路資料的二手資料設計。這部分就很感謝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及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一手資料的提供,讓課程能增加真實故事並實作,不過就我與老師們的討論,這些課程都只是雛型,他還可以持續發展,更在地、更深化、更精緻,然而有這一個起頭,老師們、學生們確實都很興奮也開心,我想沒有比讓孩子能認識台灣土地故事更值得感動的。

我也將這個經驗回饋給《開外掛》主編思妮,感謝他們願意在出版業不易生存的年代,用文字記錄台灣的故事。這本雜誌屬於高屏在地的故事,也更有機會讓南部老師有持續發展課程的可能性,非常推薦南部的老師們入手,來認識移工與新住民朋友。

※附上購買表單,他們還未能上博客來,只能用google表單購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