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現場:一場緩慢的社會運動「相放伴」

教育不是以傳授知識為目的,是使孩子以自己的力量,獲得學習知識的方法,給予他們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

這是日本教育學家同時是創價學會創會會長牧口常三郎先生的理念,也是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一直以來的教學原點。

踏入教職確實不久,但在這些時間看見了非常多教學改變可能性、熱情有生命力的教學夥伴,更顛覆學生時期認為教育現場窠臼死板的傲慢無知,我也看到有許多夥伴的改變行動後,學生巨大的轉變,包含自己都能深刻感受,對此興奮不已。這些種種,讓我變得更謙虛謹慎面對教育專業,但心中一些疑惑還是沒有解答。

找回教師的價值及定位

2018年初,透過丙成老師引薦重新認識偉瑩老師,第一次上老師的課程是在台大師陪翻轉教學的課堂,當時時間不足,認識也不多。而這次,我旁聽老師在台師大開設師陪「課程設計」課堂,從頭到尾宛如被整骨,我的許多疑惑在課堂上一一被解答,從108課綱定位、核心素養、單科課程設計、跨域課程設計,老師不但有條有理的說明,更是直接明瞭點破我在教學上的關鍵盲點。

課堂學期後,開始以我的課程整體架構做重新盤整:我所授課的年級橫越小五到高三。因此利用總綱、社會領綱的核心素養、學習內容及學習表現對應課程希望在不同年段達到的期待鋪排學習地圖。並掌握「學科思維」設計出一部分的課程,嘗試看看不再以「主題」堆疊學生學習,會不會有轉變。

過去的課程地圖憑著自己學習經驗設計出一套架構,但我曾沒自信的詢問偉瑩老師:「我怎麼能確認自己所設計的真的是教會學生,會不會我只是在復刻自己過去的學習經驗,但並不是成就孩子的發展」,老師並不是讓學生更像老師本人,而是要能成就孩子發展自己,但當時的我從課程設計的懷疑導致沒有勇氣相信這件事,我更怕誤人子弟,那根本就是做教育幫倒忙。

在偉瑩老師明確建議後,我花了一年時間慢慢在課餘、假期間建立了「課程地圖」,不清楚的部分透過閱讀、討論找出更清楚的目標,來建立起一套八年社會/公民領域地圖。並在課程設計上找出符合的「學科思維」,接著編排「素養」,讓部分課程開始轉變。意外的我看見可能性!

學生配合著主題及能力的培養,慢慢累積,也因為能力養成,當帶入新議題時,學生學習速度更快速,也能真正花對的時間在必須思考的事情上。學生也跟我分享,被你打開的世界都不一樣了!讓我真正找到教師價值,不再惶恐。

偉瑩老師總是溫暖又嚴厲的指出問題,明明每次詢問都會被電,但不曉得為什麼還是很想被電,我能從偉瑩老師身上感受到培育人才的心,真心感謝。

教師要能有信心自己是教學的「專家」,必須要下很大的功夫,真的是很辛苦很大的功夫,而且及其孤獨,謝謝偉瑩老師的陪伴,讓這些改變的日子不孤單。

社會議題的帶入

踏入教育開始,想帶入社會議題到課堂的新從來沒有停過。2018年因為「難民擬真體驗」認識了台東均一的政暉,開啟一連串有趣的故事。我們一起舉辦跨校的體驗活動,讓高中生及教師本身對於議題不只是「有感」,更是「共感」,而甚至希望他們未來能「行動」。過程陸續認識了許多後續密切合作(互相推坑)的夥伴,怡慧、鈺郿、思瑩、純瑩、大貓等。

這讓我大大對這群夥伴行動感到敬佩不已,也同時擴大接觸議題範圍,我們觸及到「轉型正義」、「移工」等,讓我擴大對於教育的視野。

陪著孩子做議題的過程,曾經忍不住哭了兩次,因為孩子的認真面對,我哽咽的告訴他們,未來我們不可能陪著大家走,但老師能給大家的就是現在打開視野,深刻感受我們就是世界。另一次,是面對台下學生跟老師的演講,我談起為什麼要做議題,因為我就是太愛這塊土地,我想從教育開始改變,讓我身旁都在國外的朋友能重新放心留在台灣。

當我哭得當下很意外,因為我不知道原來自己不知不覺這麼有感,甚至已經率先成為行動者之一。更深深自覺,帶著孩子認識世界,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之一。

課堂上我帶著孩子去同志大遊行,透過實際走訪,了解大家對於這場遊行的看法。回來後孩子紛紛表示,其實同志朋友就跟我們一樣,好像帶了太多偏見去看待這件事。

一場受挫的改變行動

2019年暑假,我跟夥伴們一起做了兩場工作坊,希望為「轉型正義」議題帶入教育現場產生不同的化學變化,但卻是受挫收場。

因為看到「課程轉變」、「議題帶入」各種教學改變的可能性,同時又有一群動能很高的夥伴,2019年初便興致勃勃邀請大家「幹大事」,天真以為有人、有熱情就可以做事,就可以改變教育現場一些什麼,殊不知是一個無底洞。

工作坊名為「續寫」,也就是希望島嶼上後人的我們,能繼續接寫台灣土地未寫完的歷史。

我們結合了「文史學者」、「擬真體驗」、「劇場」、「遊戲化」、「料理」、「開放空間」等領域,淡化了一直以來轉型正義嚴肅的色彩,期待從看見轉型正義課程的各種可能性。然而沒有足夠經費、跨領域多工統籌、橫越各地的工作人員溝通真是吃盡苦頭。雖然當天活動順利且被讚賞的結束,但我跟主要統籌的夥伴們彼此詢問「然後呢?」

我們無法評估工作坊達到的學習成效如何轉換到課堂上,更無法知道參與老師們到底下一步期待還要什麼才能真正協助自己的教學現場,經驗不足的天真耗費大量資源,是不是又再為教育幫倒忙。此後長達半年我不再參加研習、工作坊,好好讓自己靜下來,想想到底想做什麼、怎麼做、甚至為什麼要做。

從個人轉成「相放伴」

想要為教育的心從來沒有改變,每一次的經驗都是很珍貴的學習,「轉型正義」工作坊讓我近一步看見「陪伴」的重要性。

回顧自己的教學成長歷程,從來不是一個人就能發想出可能性。老師也是,大家都需要「陪伴」,才能更相信自己是可以、湧現出改變的勇氣。想一想「共同備課」為什麼這麼吸引人,好像也就是因為「有人陪你一起做課程」,也就不孤單了。

2020年初,在王希、思瑩邀約下,我開始跟著他們及婉玲、知澔、韋婷一起發想構思一個教育協會的可能性。

工作坊就是一個活動,從來不太需要為參加者負責太多,你來與不來、吸收多寡都是你的選擇,所以從「單點式的活動」開始構思「下一步」,成立一個組織並真正長期穩定在教學現場才是真正能產生改變的可能性。

在婉玲提議,大家無異議狀況下,「放伴」成為了這個教育組織的名稱,他也就此走入我生活的一部分。

放伴(pang-phuann)一詞來自早期農忙時互相幫忙的意思,更是小時候放學一起走回家的「相放伴」,比起「牽手」、「攜手」,「放伴」更能凸顯出我們希望陪著大家一起前進的意象跟理念。

放伴作為橋樑、平台,撐起「社會議題」及「教育」的現場,希望在108課綱騰出多的空間及彈性下,能陪著老師一起共備出以素養為基礎的「議題融入」教學內容,更希望教學現場老師不再孤單面對改變。

發起人中不只是小學到大學老師、更有許多社會議題工作者參與其中。

很感謝這一路不可思議的發生,從年初討論籌備,迄今即將迎來立案後的「成立大會」,這個組織是有許多人的支持才能誕生的!

從「個人」走向「放伴」,去掉個人色彩,組織能更全面的支持現場教學夥伴。

放伴logo。設計:游知澔。

真正的勝負要看30年、40年之後

做轉型正義議題受挫時,曾與業界前輩吃飯,前輩溫暖且幽默的說:「瑋哥,別太急,轉型正義從過去30年前只有我們少數人,到現在看到有你們年輕人加入,這就已經可以視為大大推進了」。

許多教育界的前輩在這些「放伴」籌備過程都給予很大支持,無論是擔任顧問的敏芬主任或是陪著一起課程設計的恆昌老師,還有許多許多前輩無法一一贅述,內心除了感謝還是感謝。

憑著一股傻勁,我完全沒考慮未來收入就辭掉全職教職,只希望能真正帶來教育現場一些轉變。

而現在的放伴,首發主題以「媒體識讀/資訊判讀」出發,跟著一群夥伴一起衝刺,也集結十多所學校一起進行課程相關的合作,更多故事正在創造中。

放伴首波推動的教師工作坊及課程主題,從媒體識讀到資訊判讀,更在暑期間超過百位教師參與,活動後更有十多所學校的邀約合作。設計:游知澔。

放伴能多久我不知道,但變革教育的現場是絕對不會停止,因為改變才能帶給學生更好的教育,再等著,台灣未來的教學現場,一定會不太一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