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現場:《我們》共讀移工記事

從故事中好像看到我們家的阿蒂

夥伴T第一個分享,他看完第一章想到的是照顧她阿嬤的印尼籍移工阿蒂。

為了準備暑期的教師研習,全新主題「移工與移民」,放伴夥伴這幾個月上上下下忙到不行,但同時還是必須擠出時間共讀增能,我們深知,只有拚命學習,才能讓議題更完整解構至教學現場,做課程從來不是簡單輕鬆的事。

在這個增能讀書會中,沒有嚴謹議程,大家針對議題互相討論:

  1. 你印象深刻的部分,及他讓你印象深刻的原因
  2. 有哪些內容是可以提供教學現場思考的
  3. 放伴還可以再多做一些什麼

移工的移動路徑

夥伴T圍繞著家裡的阿蒂分享,阿蒂24歲,有個孩子後為了生活,遠赴他鄉到台灣工作。跟大多聽到的故事類似,台灣現今約有26萬(勞動部2020年資料)的家庭看護工,成為台灣人家的「阿蒂」,拿掉自己的全名,讓台灣人比較好稱呼。

實領薪水遠比勞動契約上明訂的少很多。要具領薪資單,就得先簽收一疊各式名目的扣款單,某個早上遲到三分鐘扣五百元、某天和某天和某天都產出不良品各扣數百元不等、上週五晚上回宿舍已超過門禁時間再扣二千元兼罰勞役……密莉安小心保留所有薪資單,繼續配合加班,再多一點,再多一點,他盤算著一年後還完來台前繳交的仲介費,就可以開始存錢了。

所有的夢想都排列在償清負債的後面。 -《我們》P.24

一位移工從家鄉來到台灣是怎麼移動的呢?

如同闖關一般,一層一層才能到你的面前。放伴與1095團隊討論後,彙整出一條圖像化路徑。

從家鄉的「牛頭」(介紹人),移工開始接觸到到海外工作的機會,決定要前往海外後,他聯繫仲介公司,跑相關流程,繳費、跑文件、受訓、面試等,如果一切順利,他就會坐上飛機來到台灣機場,抵達機場後,還會上一些上訓課、統一載至醫院健檢(現在疫情是否有改變,仍須確認),接著抵達工作地點,然後見到雇主,開始他在台灣的新生活。

移工的移動路徑。(圖:放伴與1095共同繪製)

有時候會聽到長ㄧ輩的說,「外勞仔」沒什麼好同情,他們就是看台灣好賺錢,所以才來討生活。單就賺錢養家,建夠理想生活,長輩這樣說似乎也沒有錯,一分勞力,一分金錢收穫。但攤開移工的過高負債及無彈性的收入,不成比例的收支。才正是移工議題需要被關注其中一項切入點。

移工與移工議題

夥伴T跟阿蒂很好,很願意聽他說話,但並不是每個家人都能「同理」阿蒂的一切,同在屋簷下,許多事情就變得沒有這麼好切分,同是公領域的工作空間,也是私領域的休息空間。

夥伴T就用阿蒂在家自拍錄限動來跟進行案例討論,一次阿蒂用FB的限時動態拍一輪阿嬤家的環境被家人發現,家裡產生兩派聲音,一邊是覺得阿蒂怎麼可以不經過家人同意暴露隱私、另一邊會覺得,他也沒怎樣就只是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工作環境。夥伴T問大家,如果是你們會怎麼思考?

當身份從第三人稱視角看待事件,進入第一人稱思考我們很在意的事情時,全部人都靜默了,這個靜默並不代表我們不在意,而是在社會公平正義與個人權利間的平衡,該怎麼做決策。

我很喜歡顧玉玲老師在一次訪談中談到他寫《我們》這本書的看法。當訪談人詢問顧老師,可不可以把書中描述的記事,看作是在歌頌人性。顧老師給的答覆是這樣說的:

人性好像也沒什麼好歌頌的,它有好有壞,所以我在裡面至少我是覺得我很清楚一件事情,就是說我不會歌頌外勞,他們當中有些人在極其有限的條件下,散發人性光輝,這個東西會被景仰;在有限條件底下,怎樣小奸小惡地多拿一點,或者踩了別人怎樣,想辦法活下來,這個東西也很真實。

換句話說,移工就是人,有好人、有壞人、有懶人、有積極的人,他不是一個一致的集體,每個獨立個體都有自己的情緒跟個性,他跟我們一樣,每個人都不一樣。

最喜歡在北車大廳席地而坐,不知道什麼時候還有機會。

顧老師的這點回饋,讓我也想起一次與1095夥伴閒聊打趣的說:「近幾年做移工議題後,我面對家裡附近移工騎車在路中間,我都不知道是不是要按喇叭」。1095夥伴直接回我:「當然按啊!馬路中間很危險欸!」

當我把移工看作是我關懷的對象時,我應該提醒自己不能失去作為人的人性,而非毫無條件地接納。後來想想,不應該是關懷移工,應是重視議題本身及背後結構,但回到移工個人,那就是一個人,不應該將議題關懷混為一談。

怎麼決策,我的答案是,該怎麼做就這麼做,好好溝通需求跟說明考量點。

故事中與移工密莉安結婚的阿溢,顧老師用一段故事描述阿溢的媽媽淑華:

但淑華的喟嘆不只如此。無成就地返鄉, 像是攤開的傷痕,人人都側目。

鄉人們的印象中能幹漂亮的少女淑華,在四十歲那年回來了,帶著三個稚齡的孩子,和一個依靠她、壯年卻生病而無以工作的老公,一身債務地回到原鄉。就島內移居的邏輯來說,北上是尋求更好的生活,回鄉時不外是禮物與更時髦的打扮,短暫停留探親就足以令人稱羨;若舉家從台北回流,除非是衣錦還鄉,蓋新房子、做新事業、開創鍍了金且不同凡響的局面,否則多少是會被嘲笑的。

更何況他們的負債與窮困,一覽無遺。-《我們》P.56

移工到移民

夥伴Y也分享自己家族的故事,他說他的一些親戚也是「新二代」,媽媽來自越南,孩子從小在家族中就被排擠,久了也就安靜沈默,後來大型的家族聚會,也就沒有看到那位親戚的孩子。

移工到移民的故事顯然在台灣不少,故事中的密莉安就是,在工廠遇到同是在工廠工作的阿溢,兩人從約會到結婚,並且密莉安落地生根,不過故事中密莉安的孩子還沒長大故事就告一段落。

然而這個另闢一本書也談不完,移工與移民是兩個完全不同卻又有相互交織的議題及群體,談論移工議題可能會談到部分新住民,但這兩個議題是必須切開來看,否則背後關係會無法聚焦討論,這也是未來放伴可以持續發展及努力的方向。

他(阿溢)拿著結婚證書到TIWA給我們看,神氣地說:「她(密莉安)不必冠夫姓啦,她的姓就是我的性!」

他們居住的社區裡,前後戶都有越南、印尼嫁來的媳婦,可不時還是有人要問他:「啊你這麼年輕,為什麼要娶外籍的?」

都不是惡意,但就是壓力。

「年輕人喜歡就好。」淑華說。但她還是悄悄地嘆了一口氣。跨越親友的疑慮,像是要跨過一整個世代與社會的偏見。-《我們》P.79

當移工不再是他者

「當移工不再是他者」是過去曾經一次分享移工課程設計的標題,後來想一想真是下的好。

當放伴決定要將移工議題作為2021年議題主軸時,曾經有業界朋友詢問,為什麼是移工?

無論我講108課綱有提到人權、或是台灣有很多移工,他都還是一直問我為什麼是選擇移工,似乎他都沒有聽到他真正覺得要談的必要性。最後當我分享自己曾經到越南旅行,從一開始的偏見,到後來的愛上,我發現自己也有「歧視」存在時,我認為這個議題在台灣有談的必要性。那當下他才說他懂了。

放伴要做的,並不是同情移工,而是希望讓教學現場能看見移工議題的各種面向,讓議題更接近自己一點,讓改變可以更多一點,慶幸今年暑假,有一群老師要跟我們一起看見!

2021移工與移工工作坊。

推薦顧玉玲老師的書,《我們》,雖然是2008年出版,有些法規政策可能有調整,但大致上仍與現今台灣許多看到的現象無異。顧老師透過故事描述,讓背後議題清晰,也能更清楚移工在台灣的努力與困境。

--

--